看到PTT的babymother版有媽咪在問有關斜頸症的事,
趁阿德媽還沒忘記,趕緊把記憶中為阿得德做斜頸復健的事分享出來!
阿得德第一次回家時有發現他頭總是歪一邊,樵回來後又會再歪回去,
我一直以為是趨光性或趨母性,於是沒有特別注意。
阿得德是在第二次黃疸上升超過15又回去住院照光,
(有頭血腫,會影響黃疸加劇)
我去醫院親餵及送母乳的時候,我那時有摸他脖子時有發現脖子硬硬的,
因為不清楚幼兒斜頸症,當時根本不疑有他!
而小兒中重症病房的護士在幫阿得德洗澡有發現,
右邊耳朵後面的頸部的那條肌肉異常硬硬的。
阿得德是在15D時被物理治療師確診為斜頸症,當天下午要接他出院時,
就要帶他直接到小兒復健科了解斜頸症的物理治療方法。
物理治療師復健建議:
1、練習趴睡(也可趴在爸比或媽咪身上)這也是治療斜頸之一的動作哦!
而且要固定他的頭,否則寶寶會自己轉另一邊耶!
2、按摩軟化胸鎖乳突肌硬化的肌肉並拉筋。(一天五~六次以上,
有想到就按並拉筋。一次至少二十~三十分鐘,真的才會感受到明顯的軟化)
進階版:可以配合一段好聽有中板節奏的音樂,跟著節奏替寶寶按摩。
(讓按摩、拉筋成為寶寶深層記憶、細胞中的美好回憶。)
3、限制他轉左邊,要轉他不愛的右邊。(阿得德是右邊硬化)
那時候還在做月子,阿德媽幾乎是三天二頭就跑一次醫院;
剛開始是每周二次,再改成每二周一次安排復健一次,再來是每個月一次。
主要是復健師要確認按摩後的恢復狀況,
再依恢復狀況給予新的復健按摩或動作。
還沒滿月,我們就讓他趴著轉頭鍛練。(一天不會太長,約2-3分鐘)
阿得德1M11D的時候,慈院的小兒復健治療惠娟老師說他的筋都被我們按鬆了……
要繼續持續按並拉筋,那天也教我們新的動作,要能讓他抬頭,伸展使用這條筋!
(但寶寶還小,抬頭會很容易累,這時候大人可以用手幫他撐著哦)
阿得德1M11D,回診時的斜頸復健影片:
阿得德2M27D,回診時的斜頸復健影片:
動作訓練:訓練頸後面的伸直肌,肌肉協調度。正面跟右邊的抬頭肌力訓練。
阿得德3M4D的照片,
練正面及右邊抬頭,鬆弛的肌肉要告訴它現在可以使勁摟!
這抬頭一練,每天需八次,每次需五到八分鐘,至少得做到德四~六個月!
可以用有聲光效果的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(爸爸媽媽自己的聲音也可以),
白天感謝有婆婆加緊練習,我們上班前及下班後只要再補充一下。
3M6D繼續每天的斜頸訓練。
附上花蓮慈院所給的復健小卡(上面有文字及圖解)。
後記
每天這樣按摩、拉筋加抬頭訓練,我們是在快五個月的時候斜頸結案,
阿得德當時已經可以右轉的很順利了,而且也會抬頭!後來就讓他自然發展,
再來則是要觀察他之後各個大動作的發展,EX.爬行、坐起來。
阿得德每天都會分別做一些訓練哦!
白天醒來的時候或晚上睡覺前,
一直只要有體力都一直在讓他做這樣的動作!
會爬行後開始,5~6M大多是坐起來的訓練!
然候發現7M的阿得德的腿力真的很夠!會狅踢再翻身起來爬......
再大一點,大約9M快10M的時候,早晚都讓阿得德練習爬二層樓的樓梯~
造成先天性肌肉斜頸症的原因到目前為止尚無明確的定論,
但多數學者都認同主要是因為頸部肌肉因頸部結構異常,
或所承受的壓力異常而造成。
包括產前或生產過程都有可能產生問題:例如胎內姿勢不良、生產時受傷、
臀位生產、嬰兒太大及遺傳等,都是可能的原因,
也因而造成頸部一側的胸鎖乳突肌發生攣縮及纖維化,
並導致頭無法維持直立在身體的中線處。
因為發生的原因不明確,當時碰到了我們只好面對,
一家人早已有長期抗戰的決心,透過積極地的復健,
阿得德的狀況已復原,不然小小孩之後要再開刀什麼的,
我們可是會受不了。而幼兒斜頸症只要越早發現、即早介入並透過極積的復健,
我覺得90%的寶寶應該都是可以矯正回來的!
(若真不行,還是得走上開刀這一條路,最終還是都可以矯正回來)
剛開始得知的時候真的很難過,又是血腫、黃疸、斜頸症,
但哭過後情緒有發洩、有出口後,
便收拾起這種難過,面對照顧阿得德還是要樂觀;
另外,在這裡我要感謝花蓮慈院小兒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師惠娟老師,
她除了在斜頸上給予我許多極積的協助,在新手媽媽育兒上也給予很多幫助,
雖然她現在因為家庭、陪伴孩子的關係已不在職場,但還是由衷的謝謝並祝福她!
也謝謝我的家人們,婆家媽媽的按摩復健、娘家的爸爸媽媽姐姐不間斷的關心,
還有我最親愛的先生-阿德爸,成為我最大的支持及後盾。
獻給還在為寶寶努力做斜頸復健的媽媽及他們的家人們,
你們要相信,你花的時間會是值得的!
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,寶寶會感受到你們的情緒,
而且你們絕對不是孤獨的!有一群爸媽們曾經或正在做這樣的努力。
參考資料:小兒斜頸的物理治療 - 義大醫院
留言列表